1月8日上午,系列电视纪录片《佛山民间武馆》之《阮奇山咏春堂》开机仪式在佛山市禅城区阮奇山咏春堂武馆举行,一众主创团队人员亮相开机仪式现场。
开机仪式现场
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,也是中外闻名的“武术之城”,人们所熟悉的“洪拳”、“咏春拳”、“蔡李佛拳”等拳种,都在佛山扎根传授。现今佛山武馆有300多家,有50多种拳种。该片将以电视纪录片的方式,纪录佛山民间武馆的发展历程,让观众通过视频了解佛山武术的传奇故事,展现佛山民间武馆的社会担当与责任。
嘉宾们参观武馆
系列电视纪录片《佛山民间武馆》首期取景阮奇山咏春堂武馆,由广东省咏春拳专业委员会指导,聚焦佛山咏春拳的发展和文化传承。该片由大型华侨历史电视纪录片《我的中国心》《广东华侨的故事》原班制作团队进行拍摄制作。
武馆学员进行咏春拳表演
在活动现场上,武馆的学员们进行咏春拳表演,现场气氛热烈。该片的制作人、总导演、广东电影家协会广东导演委员会导演唐锵认为,“正是因为几百年来,有千千万万的民间武馆,才能把我们南派武术的文化传承一代又一代”,通过纪录这些武馆的师承历程,让大众了解每一拳种的宗师克苦学艺的精神,毫无保留传承给后辈的责任,增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认知和对佛山民间武馆的解读。
广东电影家协会广东导演委员会导演唐锵
“这是佛山首部以武馆为题材的纪录片,是佛山市建设世界功夫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科科长方斌武表示,佛山正加速建设世界功夫之城,下一步将实行武馆标准化,弘扬和传承佛山优秀的武术文化,讲好佛山武林故事,让佛山的武术文化和武林故事走向全世界。
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科科长方斌武
纪录片片长约25分钟,还将在佛山市禅城区文华中路、顺德区、南海区取景,拍摄的武术种类有阮奇山咏春拳、揸术、双刀、六点半棍等,计划在1月15日前完成拍摄。
延伸阅读
在民国时期,佛山咏春拳系曾涌现出三位不世出的武学宗师,他们分别是阮奇山,姚才和叶问,人称“咏春三雄”。
师承阮奇山的梁牛带领弟子于2005年在佛山朝东村委会内成立佛山阮奇山咏春堂武馆,定点授艺。武馆以武德为重,注重咏春拳的实战应用,以扎实的功底示于世人。现任本馆负责人是梁湛声是佛山市非遗项目——咏春拳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。

2016年佛山阮奇山咏春堂武馆被评为佛山市非遗项目——咏春拳传承基之一,2017年被广东省武术协会咏春拳专业委员会评为“广东省十佳咏春拳传承单位”,2019年被评为禅城区“十大武馆”之一。2021年12月成为禅城区《佛山市禅城区功夫 禁毒联盟示范武馆》。武馆弟子们积极参赛,累计已获1500多枚奖牌和40多个集体赛奖杯奖牌。
